攻城是同盟发展的核心玩法之一,而兵种选择直接决定了攻城效率与成功率。器械兵种是攻城的最优选择,其攻城值远超常规兵种,初期即可达到360点,后期能突破400点。器械兵种虽然被所有兵种克制且移动速度最慢,但其高额攻城值使其成为拆解城池耐久的专业部队。需器械部队的兵力必须与守军持平,例如三级城守军1500,器械部队至少需要1500兵力,而稳妥起见建议配置1.5倍兵力以应对持续消耗。
攻城分为两个阶段:清除守军与拆解耐久。第一阶段需由主力部队完成,优先选择战力最强的队伍攻击驻城部队和城防守军。主力部队的兵种应根据敌方守军配置调整,通过阅读同盟战报分析敌方兵种分布,选择适应性高且能形成克制的兵种。若敌方盾兵居多,可优先派遣枪兵主力。第二阶段在守军被清除后,器械部队才能安全上场,专注于拆解耐久。需注意城防守军会周期性刷新,因此主力部队需保留一定兵力应对干扰。
武将的兵种适应性对攻城效率影响显著。器械部队的武将应优先选择器械适应性为S或A的将领,例如四星武将刘晔、五星武将张郃等。物理型武将更适合带队,因其战损较低。同阵营武将组合可触发属性加成,进一步提升作战稳定性。三星武将中如车胄、陶谦等器械适应性为A,在前期资源紧张时可作为过渡选择。高红度武将虽能提升战斗力,但攻城值仍是核心指标,不可盲目追求武将强度而忽视适应性。
攻城前需提前铺路至目标城池附近,并建造营帐作为集结点和补给站。行军时需避开敌对势力路线,避免非必要战斗损耗士气。指挥者应明确分工,主力部队与器械部队按时间节点协同行动。若多同盟联合攻城,需事先协商最后一击归属,避免因争夺导致耐久未及时清零而失败。攻城失败后,守军会在一小时内恢复,但耐久仅缓慢回复,因此需快速组织二次进攻。
通过讨伐贼寇获取锻造材料,提升铁匠铺等级以制造高阶装备。君王殿升至10级后可解锁器械科技,进一步强化攻城值。平时可安排器械部队打地练兵,但需避免与主力部队争夺资源。攻城后及时补充兵力,确保后续战斗的可持续性。合理的兵种选择与战术执行能将攻城战损降至最低,为同盟争取更多战略资源与领土优势。